山东蒙阴:一张林票富了乡亲美了青山
8月的清晨,在地处沂蒙山区的山东省蒙阴县百花峪村,鸟叫蝉鸣,绿荫掩映着蜿蜒的清溪、平整的公路和雅致的村庄。路旁,20多名美术生架着画架,在画布上描绘乡村美景。
“在这里写生,绿色颜料总是最先用完的,得多备几盒。这里山清水秀,能激发创作灵感。”学生陈钰说。
美术生在蒙阴县百花峪村写生。新华社记者袁敏 摄
百花峪村曾“守着青山过穷日子”。近年来,该县通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,推动区域内森林质量大幅提升,生态价值转换基础进一步夯实。百花峪村四周环绕着5000余亩林地,如何激活这份“沉睡资产”,成为萦绕在村民心头的难题。
转机始于去年,蒙阴县入选“山东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”后,在百花峪村创新开展林票发放试点,将这片生态林权益量化分割,以林票形式发放到村集体和村民手中。
百花峪村党支部书记陈长田说,林票能交易、可继承,还能向银行抵押贷款。依托林票,百花峪村获得银行授信超1000万元。3.5公里的沥青路铺起来了,2600多平方米的路面硬化修整了,7000余平方米花草苗木让村庄美起来了,停车位、标准化公厕等基础设施改造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了便利。
丰富的业态在村里涌现。记者在村里看到,村民李瑞常的废弃小院改造成了宜歌宜舞的百花剧场,2处闲置宅基地化身为带共享书吧的高端民宿,游客在百花酿蜜坊体验割蜜、做蜂蜜香皂……
“生态+文旅”的产业发展模式下,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。过去围着灶台转的家庭主妇,如今系着紫色围裙围坐在一起学习咖啡拉花。通过合作社培训,她们变身“民宿管家”“乡村厨师”,去年人均增收3万余元。
“今年以来,村里仅住宿收入就超过了150万元。”陈长田介绍,去年5月到今年5月,百花峪村集体收入达32万元,户均收入超11万元。
改变不仅发生在村庄面貌和“钱袋子”上,更发生在村民心里。“林子值钱了,大家都欢喜得很。”陈长田告诉记者,今年不少村民抢着做护林员,积极加入护林防火队、扑火队,对防虫事务也格外上心,爱林护林成为全村人的共识。(记者袁敏)
- 林武在青岛调研督导经济运行2025-08-16
- 山东决定追授张军桥同志为“山东省道德模范”2025-08-13
- 粮满仓·好丰光 | 丰收图鉴之齐鲁农人“慧”种田2025-08-11
- 未来五年,山东用数字技术给城市“强筋健骨”2025-08-01
- 山东:小清河升级“国”字号,将牵手京杭大运河2025-08-01
- 山东塑造工业发展新动能2025-08-01
- 山东临沭:家庭农场喜获丰收2025-08-01
- 78家鲁企“链”上交朋友2025-07-17
- 山东“宝藏地图”曝光!金铁矿双冠王,新增矿产值5000亿元!2025-07-17
- 山东文旅集团党委全面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025-07-14